由马化腾打造的腾讯公司股价不断持续飙升,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民营公司,市值超过950亿美元。马化腾也借此成为中国科技界身家最高的企业家之一,估计净资产高达100亿美元。像马化腾这样的传奇人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又有着怎样异于常人的经历呢?
马化腾,广东省汕头潮南区人,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中国企业家,现代潮商代表人物之一,广东深圳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历年上榜胡润百富榜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等,2013年以620亿元人民币名列胡润百富榜第3位,以622亿元人民币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5位。
美国《财富》杂志近期揭晓的2013年度50位商界风云人物榜,今年共有四位中国企业家榜上有名,上榜人数创造了近几年来的新高。其中,腾讯公司CEO马化腾高居第3位,刷新了中国企业家在这份权威榜单上的最高排名,创造了中国企业家迄今为止在这份榜单上的最好成绩。
与此同时,由马化腾打造的腾讯公司股价不断持续飙升,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民营公司,市值超过950亿美元。马化腾也借此成为中国科技界身家最高的企业家之一,估计净资产高达100亿美元。像马化腾这样的传奇人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又有着怎样异于常人的经历呢?
啤酒是创业的催化剂
1992年,真正的Internet还未普及,有许多网迷已在慧多网上早早体会到网络的乐趣。马化腾就是其中之一,初上慧多网他就乐此不疲。半年后自告奋勇地投了5万元在家里搞了四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承担起慧多网深圳站站长的角色,每天在工作之余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名声鹊起。通过网络马化腾结识了相当多的朋友,网易的丁磊就是他的老友。
1993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后,马化腾在一些中小公司打工,最多只能算作深圳的边缘人。后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自娱自乐。“许多软件技术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写软件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种方式,而我却希望自己写出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应用,愿意扮演一个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小角色。”
实用软件概念不仅培养了马化腾敏锐的软件市场感觉,也使他从中盈利不菲。他和朋友合作开发的股霸卡在赛格电子市场一直卖得不错。马化腾平静而有耐心,1994年入股市的马化腾将10万元炒到1000万元,为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1998年底,腾讯的小企鹅“破壳而出”,开始了它的创业征程。把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成为马化腾多年来孜孜以求的深圳梦。深圳的城市气场,激发并穿透着每一个有梦想创业者的骨髓。马化腾轻盈地捕捉到这种气场,他的每一个灵感、创意、运气和举手投足,似乎都与这里珠联璧合。
回忆创业初期的艰辛,马化腾曾颇有感慨:“当年和丁磊一起喝啤酒的时候,我们只是打工仔而已,都还不知道未来。丁磊后来的成功为我带来了启发,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马化腾当年所喝的啤酒,对于后来无数涌向深圳的年轻人而言,正是创业梦想的催化剂。
“我”的价值不大
当年马化腾相邀四位伙伴共同创业,自己出主要的启动资金。腾讯的几个创始人都曾在深圳电信、网络界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几乎是深圳第一批搞互联网的人。这无疑可以在技术和业务层面为腾讯提供很多帮助。由于创始人都是自己的同学,为了避免矛盾冲突,马化腾就和伙伴们约定清楚:各展所长、各管一摊:技术、业务、行政和信息部门。
如此设计,使创始团队能在维持张力的同时又能保持和谐。没有人能够独断,保证了意见不和、甚至互相泼冷水的空间。彼此定位不同,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判断,确保了认识的全面性。
管理团队成员应该有互补性,并且能够适应变化。马化腾说,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管理者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所幸的是,他们拥有一个年轻的管理团队,能够很好地应对变化并把握变化带来的机会。如今,当年一起创业的几个伙伴至今都还在腾讯抱团发展,团队之稳定,在互联网行业颇为少见。
马化腾是个崇尚共享、自由精神的人,不会单纯强调“我”的价值,他很重视团队的意义。“创业不是说着玩的事,腾讯也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我们的服务器都无处托管,创建一家公司可比写软件复杂多了。”马化腾感觉创业初期还是有许多东西可以回味。
不过,一直以低调著称的马化腾,更愿意把他的团队推向前台。在他的信念中,自己的成功背后其实是团队的成功,团队精神是腾讯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马化腾坦言,腾讯所有的职业经理人都拥有跨国集团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他们带来了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对于管理团队是非常好的补充。
腾讯有集体管理的传统,亲情、朋友之间的关系多过于上下级、铁的纪律这些东西。马化腾从不对员工发脾气,为人儒雅。女员工喜欢叫老板“小马哥”,男员工多叫他英文名Pony,是小马驹的意思。如果放回三国乱世中,马化腾就好比是“诸葛亮”,为人谦恭,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与时代同步
热爱脚下的土地,是任何人的权利,但马化腾似乎比多数人更有资格表达这番情绪。对于深圳,马化腾并不讳言他的感恩。深圳是互联网的发祥之地,虽然北京、上海、杭州都把互联网的机遇演绎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但是深圳“互联网特区”这个新名头依然引人注视,因为深圳有腾讯。
马化腾的故事曾被人咀嚼了无数次,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再做N次方解读。现在的IT人,其实没有多少人还记得,腾讯诞生于1998年那个不太起眼的深秋。在万科、华为、中兴叱咤风云的那个时代,QQ都尚在“襁褓”中,破壳的“企鹅”就像一个无人问津的孩童。对于自己当初的梦想,马化腾很多次澄清说,QQ出来时他的目标只是把产品做好,让用户觉得产品好用,更加喜欢,像水和电一样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至于后来的风投、QQ破亿、上市等等,都绝对不在最原始的计划单中。执着地做好一件正确的事,收获就会源源而来。马化腾凭着直觉,一路都做对了。
“我有幸赶上一个时代,赶上和特区一起成长,并在成长的历程中感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的喜悦。事实上,我个人更多的感受是心存感激。”当然,现在的马化腾,感恩的并非是深圳带给他的名声与财富。现在的他,只是想静静地缔造一个互联网生活平台,看到深圳能够形成互联网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让网络的力量迸发出最人性的光辉。
在闲暇时,马化腾也会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欣赏它的景致,或者享受某个美食档的招牌菜,或者看一场电影。“我本来就是普通市民。平时我就是上网,看看杂志、看看书。QQ和互联网对我来说,已经不是工作了,更多的是一种爱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国王”的梦想
中国互联网之王到底是谁?如果以所领导的公司市值来论,这个答案毫无争议,那就是腾讯。今天的腾讯,市值是2个阿里巴巴,3个百度,比三大门户新浪、搜狐和网易加在一起的总和还要多一倍,实在是匪夷所思。
但马化腾并不满足庞大QQ用户带来的无线收入,不沉迷休闲游戏市场的绝对老大和在大中型游戏市场的攻城略地,也不担心门户和在线拍卖网站方面给其在行业树立更多的对立面。他内心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建立起属于他自己能掌握、能操控的QQ帝国。马化腾认为,作为领导者,需要胆魄、胸怀、眼光。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现机会就要立刻去把握它,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这虽予人以压力,却也是成功的契机。
腾讯需要不断创造新的东西,需要一个由粗放式圈地到精耕细作的上升过程。马化腾坦言:“任何新业务,都要做到即使完全没有QQ靠山也不比别人差,这并不是请个高人来就可以搞定,”你自己一定要有了解,需要不断充电。“在拍板行动之前,马化腾都会想清楚几个事情:如是否做搜索,哪些是技术的问题,哪些是非技术的问题;有哪些是可以用合作解决的;还是哪些是必须自己投入的;商业模型是否成型等。而一旦决定做了,大到框架怎么搭、小到具体如何实施都放手给选定的人。
马化腾说,未来五年,腾讯最大的挑战就是执行力。市场怎么样,大家都看得见,但不一定都拿得住。通过完整的指标体系和组织结构保证压力的传导。通过严格考核和末尾淘汰制留住好的人才。而所有这些,能把腾讯造成一个不依赖个人精英、而是依靠体制化动力的成熟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