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系统研究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的蓝皮书——《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下称《人才蓝皮书》)6月30日发布。《人才蓝皮书》显示,70%的海归人才归国后即驻足于沿海少数发达城市,西部地区的诸多欠发达省区对留学生与海归人才吸引力不大。
我国首部系统研究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的蓝皮书——《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下称《人才蓝皮书》)6月30日发布。《人才蓝皮书》显示,70%的海归人才归国后即驻足于沿海少数发达城市,西部地区的诸多欠发达省区对留学生与海归人才吸引力不大。
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介绍,《人才蓝皮书》的编写汇聚国内人才研究领域相关专家,基于我国各区域人才竞争力发展的海量数据,建立了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的方法(包括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
王辉耀介绍,《人才蓝皮书》对中国四大板块、八大综合经济区、31个省市区、32个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的人才综合竞争力、人才分项竞争力进行了测算、评价、聚类分析和排名,并对31个省份、32个城市的人才竞争力状况逐一进行了述评。
《人才蓝皮书》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省域最具人才综合竞争力前十名分别为: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山东、天津、辽宁、福建、重庆。
在人才数量竞争力方面,排名前十位的省域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河北、北京。
在人才质量竞争力方面,排名前十位的省域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新疆、江苏、浙江、广东、内蒙古、山西。
在人才结构竞争力方面,排名前十位的省域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新疆、辽宁、青海、内蒙古、宁夏、吉林、西藏。
在人才投入竞争力方面,排名前十位的省域分别是: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天津、西藏、辽宁、陕西。
在人才平台竞争力方面,排名前十位的省域分别是:江苏、广东、山东、北京、上海、辽宁、浙江、天津、内蒙古、河南。
在人才生活及环境竞争力方面,排名前十位的省域分别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四川、辽宁、河南、天津。
在人才创新竞争力方面,排名前十位的省域分别是: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天津、重庆、山东、辽宁、福建。
在人才贡献竞争力方面,排名前十位的省域分别是: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广东、辽宁、天津、福建、河北、山东。
在人才发展态势竞争力方面,排名前十位的省域分别是:重庆、安徽、广西、云南、江苏、贵州、海南、西藏、四川、河南。
王辉耀表示,在区域人才国际化方面,北京、上海、江苏处于领先地位。他说,在“外国留学生毕业生数”指标方面,北京遥遥领先,数倍于第2~4名的上海、江苏、浙江,近10倍于其后的山东、黑龙江、广东、云南、湖北、辽宁、吉林等省。
《人才蓝皮书》分析,各区域人才资本贡献率的排序与人才资本结构的排序基本一致,人才优先发展道路的实现,不仅需要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有效盘活现有人才存量,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潜能,还需要不断优化人才的结构,突出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产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引进与服务。
研究显示,在“外国留学生在校学生数”指标中,北京、上海、江苏位列前三甲,且与后继者辽宁、浙江、天津、湖北、广东等省拉开了较大差距,显示了其较快的人才国际化进程。
《人才蓝皮书》介绍,在抽样调查得到的“已回国创业的海归人才分布”指标中,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吸引了70%的海归人才,显示了这些省市由于综合条件具有优势而受到海归人才的青睐。而西部地区的诸多欠发达省区在留学生与海归人才分布中处于弱势。
而此前公布的《中国的科学技术人才调查》显示,即便是在沿海发达城市,一些海归人才更倾向于采取“海鸥式”来参与中国的科研工作,因为他们更愿意他们的孩子完整地接受西方教育,从而免受中国的应试教育的危害。
这些海归人才部分人还因为回国后很难适应中西文化差异,特别是难以适应中国关系型社会与西方的功能型社会的巨大差别,归国扎根的意愿并不强烈。
《人才蓝皮书》分析,现阶段,我国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紧缺与浪费并存,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
王辉耀说,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发展到“人才资源大国”,不仅要实现人才资本的“量的积累”;还要有效盘活现有人才存量,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人才的效能,提升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实现人才资本的“质的提升”、“高端先行”。
从目前的排名来看,北京、上海、天津、江苏、辽宁、浙江、广东等东部省市在人才“质的提升”、“高端先行”方面相对领先,高端人才资本在区域总人力资本中的比例相对较高。
《人才蓝皮书》建议,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就要努力实现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人才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就要建立健全人才权益保护和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推进人才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