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领导哲学——宽容仁慈、坦率诚恳、亲和力强

2013-5-7

      刘邦懂得坚忍克己,宽容仁慈

      与项羽"诸所过无不残灭"之举相反,刘邦做事较有分寸。楚国长老赞曰:"沛公,长者也。"史记载:汉元年十年,沛公兵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详细】

      刘邦懂得宏观规划,坦率诚恳

      刘邦时常暴躁,特别是陷入困境的时候,总是暴躁的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这是刘邦坦率的地方,没有办法就是没有办法,焦头烂额就焦头烂额,需要仰仗别人的时候,一定不会藏着掖着。 【详细】

      刘邦懂得欣赏他人,亲和力强

      刘邦身边的人,在刘邦手下干,每个人都很快乐,大家都觉得刘邦很有亲和力。亲和力来自什么地方呢?文人喜欢被欣赏,希望自我价值能实现,刘邦无论对小文人还是大文豪,都能够欣赏,都说他们有才。 【详细】

      相关阅读:
      向刘邦学习人才管理 
      刘邦的智慧:“制军爵”的制度

      刘邦的用人之道——广纳人才、量才而用、爱才惜才

      事例一:盼才和求才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人才作为科技这第一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和驾驭者,他们身上的能量一旦释放出来,其创造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作为领导者,能否通过积聚人才、以人才优势壮大企业实力也就成为衡量领导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事例二:聚才和用才
      个人在历史上发挥巨大作用是不容质疑的,但个人力量再大,也只有在群体智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的前提下,其作用才是无限的。这就使每一位领导面临一个聚才和用才的问题。作为领导者,第一要有容才之量、容人之质。能否有效地聚集人才,特别是在对待才能高过己者上,既反映出领导者领导水平和驾驭人才的能力,又是一把检验领导者胸怀度量的尺子。第二要有用才之术、用才之能。“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必用人”。从实践来看,要适用其才,“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必须扬长避短;要适用其时,讲究时效,克服滞后现象;要适用其位,防止以短就长;要用而不疑,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最佳状态。
      事例三:留才和爱才
      人才流失,可以说是现在企业、行业领导最为头痛的事情之一。如何处理好领导者与人才间的博弈,作为领导者而言,就是做好留人留心的工作。要工作中,应当“以利为基,以义导利”,注重软、硬两方面的约束。从硬的方面讲就是以法律人,注重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一是从企业内部来讲,要完善用工制度,明确责任,一旦出现问题,绝不姑息。二是从企业间来说,要形成良性互动、达成共识,对那些见利忘义、不讲职业道德的,哪怕水平再高、能力再强,都要拒之千里。从软的方面讲就是以利励人,注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科学的人才发展体系和公正、公平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使他们随时随地能看到体会到自己职位与责任的变迁与提高,感受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包括物质与精神)成正比,时时有压力,处处有动力。在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中,激发人的潜能,创造既有利于企业单位发展壮大,又有益于人才自身提高进步的良好环境。 【详细】
【更多关于刘邦的文章】 

      相关阅读:
      农民皇帝刘邦的人才管理 

      相关阅读:
      薪酬激励:刘邦赢在善于发红包 
      刘邦的团队建设——知人善用、论功行赏、器重下属、坦诚相待

      凝聚人才,巩固团队结构
      刘邦的成功得益于三个人:张良、萧何和韩信。张良的计谋无人出其右,萧何的内政管理是当仁不让的拿手好戏,而韩信用兵更是空前。这三个人各有所长,但如果没有碰到刘邦,这三个人也无用武之地。 【详细】
      绩效式奖励,保持团队积极性
      使用人才,首先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的贡献最实实在在的肯定。不能老拿好话哄人,说你这个人不错啊,你是我们的骨干,然后一分钱不给,这肯定不行。【详细】
      重视下属,坚持团队成员的不可替代性
      刘邦把“不可替代性”作为最重要的一项考核依据,从而得出了“萧何第一,曹参次之”的著名考核评语。 所谓“不可替代性”,就是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一个员工难以被别人所取代的程度。具体来讲,就是他(或她)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别人不具有的专门职业知识、专门职业技能或品质等。 【详细】
      尊重下属,诚恳接受他人意见
      我们知道人才最需要的是什么?尊重。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多发点薪水也不错。你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实话实说。刘邦就有这么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谈,提出问题,刘邦全部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哪怕这样回答很没面子,他也不说假话。 【详细】

      相关阅读:
      刘邦手下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 
      刘邦项羽之争,透析成功之道 
      老板应当学习"楚汉传奇" 中的刘邦

      刘邦的管理艺术——信任下属、理性用人、从谏如流、大胆授权
      
      不计前嫌、无条件信任、一视同仁的对待下属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 【详细】
      智慧性的选择传承接班人
      刘邦选择接班人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几种交叉的矛盾。虽然刘邦在考察中觉得太子“仁弱”,“如意类己”,但是敌不过传统的观念。 【详细】
      心胸豁达,理性接受下属建议
      楚汉争霸之初,项羽有雄兵百万,刘邦只有区区二十万,处于明显的劣势。但刘邦接受樊哙、张良、萧何等人的劝谏,不与项羽正面交锋,而是处处讨好示弱,迷惑项羽。 【详细】
      卓越智慧放心大胆敢授权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高祖刘邦是一个授权的大家。他不仅敢于授权,而且善于授权,充分发挥了授权的作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详细】

      中人网精品课程推荐

      课程名称 讲师
      领导力与管理技能 王浩
      中高层经理卓越领导力修炼 
      田胜波
      智慧人生-情商管理 
      安雅
      如何打造销售精英团队 何炜东
      刘邦的经营策略——敢冒风险、分化风险、稳保收益、排除麻烦
      想要保住本钱,必须舍得本钱
      公元前206年,秦帝国这家巨无霸公司因为管理制度滞后,以治理秦国人的手段来治理天下人,引起天下人不适,于是垮台了。局面由一家控股回到大家联合控股的地步。 【详细】
细分风险策略,激活韩信这颗棋
      风险政策也要细分,风险系数也要分个三六九等。于是,刘邦的政策在这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亲自操作风险系数最大的项目——继续与项羽正面打。 【详细】
公私分明,单枪匹马夺回新收益
      韩信在边缘战场大获收益,收割了魏、赵、齐这些丰硕的果实,在经营中壮大起来。而可怜的刘邦,一直在高风险操作:跟项羽玩命。而且玩得颗粒无收,赌本没有了,但还是得玩,怎么玩? 【详细】
      摆脱麻烦,分红但不分家
      刘邦跟项羽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敢于分红,后者在分红方面却磨磨唧唧。灵璧惨败后,刘邦业绩做得颗粒无收,手里不名一文,想到的却仍是分红。 【详细】

      趣味管理故事阅读:
      刘邦不留机会 
      刘邦颠倒英雄 
      刘邦的统战“权术” 
      刘邦和项羽的民营企业管理

      刘邦从一个流氓混混蜕变成一国之君,这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分不开。作为一个领导者,刘邦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巧妙的将个人威信深入到团队成员心中。俗话说,得民心得天下,刘邦凭着自己虚怀若谷、不拘小节、虚心纳谏的胸怀赢得各界有才之士拥护和爱戴,这充分证明他是一位很有谋略的管理者。穿越古代学习"刘邦式"的管理之术,刘邦的运筹帷幄、知人善任、 真诚坦率等都值得当代管理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