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潜规则被协和医院女医生于莺微博爆料后,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回顾下爆料“医保潜规则”事件原型:“有些医院将总额“指标”包干到医生头上,每位医保病人定额10500元。若超额,将由科室、个人承担。”
医保潜规则被协和医院女医生于莺微博爆料后,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回顾下爆料“医保潜规则”事件原型:“有些医院将总额“指标”包干到医生头上,每位医保病人定额10500元。若超额,将由科室、个人承担。”
对此,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回应,“医保潜规则”事件对于医院简单“包干”,将指标定额下派给科室、医生的“以包代管”做法,人社部门是“坚决反对的”。
反对也好,处罚也罢,此事件也定是现实存在在医患中,为何会有“定额10500元”,为何要“包干到医生头上”,为何会有超额一说,一系列的疑问不尽让人深思医保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中国人太过聪明,真应了那句民间流传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话,还是改革中真是出现了本身就不现实但却非要按政策导向去做的事?在这里,笔者不想过多地去评论什么,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用过多的语言来表达也能认清事件的现象。
换个角度来看,“医保潜规则”事件中提到的医院,此类医院或许根本就没把患者当作病人,为了不被处罚,想出各种应对的方法,唯一没有想到或者丧失的是“救死扶伤”这一基本医德。
静观“医保潜规则”后续报道,但解决不了本质,再多的现象解决也无济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