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在沪企业普遍接受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2013-1-12

  “集体协商制度已成为世界500强在沪企业普遍接受的企业民主管理基本制度。”记者今天从上海市总工会了解到,截至9月底,全市具备协商条件的建会世界500强企业共979家,职工35.7万人,850家已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制率86.8%,覆盖职工32.1万人,其中706家已签订了工资专项协议并报劳动部门备案。

  据介绍,年初,上海市总常委会就将“在沪世界500强建会企业90%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目标纳入工作要点中。上海市各地区、系统工会对500强在沪企业进行了“地毯式”摸排,建立了500强在沪建会企业集体协商建制情况动态管理数据库。各级工会与劳动部门也普遍建立起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集体协商相关数据逐步趋同。
  在市总积极推动下,该市劳动关系三方四家联合成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锁定目标,商研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市总还组织建立了73人的区县工会工资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队伍,重点推动世界500强在沪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根据不同分布情况,上海市总确定了7个重点地区和系统、10个次重点地区和系统;会同市国资委联手推动市属国企控股的世界500强在沪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会同商业行业工会推动大卖场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在市总统一部署下,全市各级工会主动出击,采取工资集体协商特别提示函、告知书、二次要约等方式,突破锁定的世界500强在沪企业中的难点、重点目标。
  上海市总会同百联集团、联华超市和家乐福工会,共同推动家乐福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市总同时派员直接参与其协商,促进其同步建立职代会制度。今年2月,市总又会同普陀区总工会、区大卖场行业工会和乐购工会,上下联动成功敦促TESCO乐购将沿用了两年多的“伙伴关系协议”转换为集体合同并签订工资协议,同时,将适用范围延伸到全国各门店。
  对于总部覆盖型企业,各级工会紧紧抓住跨国公司在沪的中国总部和地区总部,利用总部企业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带动其“全身”。浦东新区总工会与巴斯夫大中华区在沪总部反复协商沟通,推动巴斯夫上海企业工会联合会与所属5家巴斯夫在沪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对于规模较小、人数少、单独建制有困难的世界500强在沪企业,市总指导有关地区工会通过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先行覆盖,待时机成熟再推动其单独开展工资集体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