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心”留住企业未来的脊梁 |
2012-12-3 |
每一代人都是在特定的物质、人文环境中长大的,环境滋养着一代人的心灵,也容易形成某种集体性的“代际性格”。“90后”是网络时代的宠儿,青年学学者黄志坚将“90后”性格养成的环境精辟地概括为“出身于独生,生活于市场,长成于网络”。 “90后”步入社会后,被喻为未来的企业脊梁,然而这些总是将“辞职”挂在嘴边、说走就走的新生代员工,却让不少企业老板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头痛不已。五花八门的辞职理由常常让管理者觉得不可理喻,产生不靠谱的印象。如何“驯服”这些身负重任的职场新人,成为摆在众多企业高管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面前的头等大事。 而今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对职场“90后”也会产生“挤出”或“流动”效应,他们会考虑距离成本而选择回老家就近就业或创业,或者不断跳槽寻找更高的待遇。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首先要从薪酬待遇上去留住他们,在管理中更要别具匠心,奖罚分明,着力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以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等“柔软”之力去建立新的工企关系。 要以“薪”留人,更要以心管人,要以“90后”的方式和语言频率与他们沟通,慢慢训练他们成为合格的职场人。文化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这些策略,对他们也是一样有效的。 如果说“90后”的成长是要改变“不懂事”的现状,那他们的前辈的成长,则是要改变不顺时势“不懂理”的局面。打破视野的局限,冲破代际隔阂,放眼未来,放眼世界,其实前辈们也需要和“90后”一道,共同适应、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