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旅游人才争夺白热化 |
2011-12-15 |
来源:人才市场报 “去哪儿网将以最有竞争力的薪酬方案吸引行业人才。如果有员工被迫与所在公司签订禁业合同,去哪儿将替员工赔偿或者替员工诉讼禁业合同无效。”近日,在去哪儿实名微博上,首席执行官庄辰超抛出了这样一个大“绣球”。不难看出,在线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让业内人才的争夺战也愈加激烈。 去哪儿网海量招募 打开去哪儿网的招聘网页,一串长长的岗位清单映入眼帘: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40人)、软件测试工程师(40人)、手机客户端测试工程师(20人)、配置管理工程师(3人)、产品总监、高级Java程序员(若干)、商务发展总监、酒店业务经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三亚)、酒店业务助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三亚)……除了这些社会招聘岗位,还面向高校招聘开发工程师。 如此大规模的招聘,对去哪儿网来说尚属首次。据了解,去哪儿网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2011年6月24日,中国内地领先的搜索引擎百度宣布战略投资去哪儿网3.06亿美元,百度成为其第一大机构股东。获得投资之后,去哪儿网计划斥资布局无线客户端与手机支付市场。 要拓展移动互联网市场,招募相关技术人才是头等大事。去哪儿网副总裁张泽表示,该网站将投入1亿美元用于进军移动支付领域所需的人员招聘、团队发展以及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让去哪儿网客户端出现在所有职能移动设备上,扩大普及率和市场占有率”。 有了这样的雄心壮志,要在短期内组建相关技术团队,挖角是捷径。因此也就有了前面庄辰超的“微博揽才”事件。 携程成挖角重灾区 让人惊讶的是,同一条微博里,庄辰超称:“携程12周年庆当天我在携程总部办公楼各个办公室挖人,收获颇丰啊。” 携程网的相关人士对记者回应称,对于去哪儿网的这则微博不是很清楚,目前,携程也没有人员大量离职。其他公司来携程挖人才,只能说明携程多年来的人才培养、管理与激励制度是成功的。 据了解,在线旅游业中,携程网一直是个奇迹。从1999年创建到2003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再到目前的集团化发展,12年时间,从单一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成长为拥有1.3万名员工、网络覆盖两岸三地的综合性旅行服务企业。携程网快速发展,员工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屡屡被同类企业挖角,因此被戏称为业内的黄埔军校。 携程网人力资源总经理施琦曾表示,技术类人才专业度高,既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还要具备旅游行业相关的知识。这类人才招聘难的原因,在于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成倍增长,行业、企业之间频繁挖角,造成了人才高度稀缺,加剧了人才的流动。“携程不屑挖别人墙角的事情。”施琦坦言。 有趣的是,尽管携程网不屑于口水仗,但业内人士透露,携程网近期股价下跌,对人才挽留的优势减弱,如果没有新的激励措施出台,人才流失在所难免。 争聘在线旅游人才 对于去哪儿网在携程网“家门口挖人”的做法,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在线旅游代理商高薪人才争夺战日渐白热化。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2500亿元,增长25%,预计在2015年达到6000亿元。面对这么大一块蛋糕,当然谁都愿意来分一杯羹。 对市场的争夺就是对人才的争夺,尽管面临被挖角的窘境,但携程网还是在加大网罗人才的力度。根据其公开信息,2011年秋季社会招聘及校园招聘的员工数量分别达到1000人及200人,占其在职员工数的15%。目前,淘宝旅行、艺龙网等也相继公布了庞大的招聘计划。 记者在艺龙官网看到,其2012年度校招岗位分设技术、WEB、营销拓展、运营和综合五大类别。其中技术类岗位占约50%。 同样,芒果网近期推出的空缺岗位也多达近百个,涵盖产品运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职能管理、客户服务等五大岗位类别。其中与技术相关的包括Android软件工程师、.net开发工程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产品设计师、测试工程师等热门职位。 从上述这些网站公布的招聘信息不难看出,各家对人才的需求大同小异,而且都很迫切。上市的企业许以期权,未上市的承诺给予高薪高福利,而正在筹备上市的企业更是重金挖角。看来,这场围绕在线旅游人才的争夺战势必会异常激烈。 为稳定军心,挽留员工,艺龙网近期推出一个总额为人民币1亿元的“员工免息贷款计划”。员工申请无息贷款需工作满18个月,最高贷款额为18个月工资。贷款可以用于四个方面:住房、买车、教育、医疗,适用范围相比其他公司要广泛一些。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艺龙网如此大手笔“关怀员工”,可谓用心良苦,其他在线旅游企业也可以效法,将激励、挽留员工的举措落实到实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