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哲学硕士成功求职案例

2011-5-10
摘要
  北京的大学生中流行一种说法:在北京就业,最容易的是北京生源的男生,其次是北京生源的女生,再其次是外地生源的男生,最难的是外地生源的女生。
  来自东北农村的小金正属于那最难的一类。她今年28岁,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硕士毕业生。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不仅属于那最后一种,而且不是名校,冷门专业,还处于‘婚孕’年龄。”
然而这最难的一位,在就业市场低迷的2009年,不仅成功找到理想工作,而且解决了北京户口。
正确认识自己、坚持职业目标、充分准备、不怕挫折是她的成功法宝。
职业目标
小金认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很现实——矢志不渝地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读研期间,她就抽出课余时间做家教。不仅是勤工俭学,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
求职准备
  研三刚开学,小金就开始准备找工作。“说实在的,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我又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心里特没底儿。所以很早就开始准备,经常上网看以往毕业生的就业经历、应聘指南什么的。”
在制作简历方面,她就颇费功夫,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修改简历的次数不下百次。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她的简历脱颖而出,为自己争取了不少面试机会。然而,最初的几场面试,几乎让她心灰意冷。
调整心态
  2008年9月,小金获得第一个面试的机会,职位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政治老师。这是一场“海面”——面试门槛相对较低,参加人数众多。在等待了三个小时之后,小金见到了和蔼可亲的面试老师。
  面试老师扫了一眼她的简历,“硕士是首都师范大学……你年龄很大啊!马上要结婚生子了吧?”
  小金回答:“我本科毕业后工作过两年”。“哦,你可以出去了……”之后便音讯全无。
  初次碰壁,让她颇有挫败感。就像你铆足了劲要拿个冠军,却被告知连比赛资格都没有。然而,现实有时就是这样残酷,你无法奢望在人生的赛场上,每一次都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获得公平的机会;你更不能抱怨自己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只会让你在消沉中一再错失良机。唯一能做的正确的事情就是充实和提高自己。
  小金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了那位面试老师的顾虑,“人家招人就是为了叫你去工作的。如果你一上班,就要结婚生孩子,肯定会影响工作”。
  通过这次面试,她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有足够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弱势。
总结经验
  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首都师范大学组织了多场职业生涯和就业技巧的讲座。小金一场都没有落下,这些讲座为她找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她的就业思路更加清晰,应聘技巧更加丰富。
2008年10月,经过两轮面试、一轮试讲,北达资源中学(私立)向小金发出了邀请。她很兴奋,感到自己的价值获得了肯定。而此时,正是毕业生就业季的开始,还有很多机会在等待着她。在北达资源中学的签约日期之前,小金又参加了几所公立中学的面试,并获得三个中学的邀请。
  如果有一次应聘成功的经历,可能是运气。但是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小金认真总结了几次求职经历:“中学的招聘一般都有三关,每一关的问题我都准备得很充分。第一关是自我介绍等基本问题,我做了很多准备,包括我为什么要当老师,以往当老师的经验等。第二关是说课,我在图书馆查看了很多关于说课的资料。第三关就是站讲台面对学生试讲。我备课非常认真,查好多相关资料,每一句要说的话都写在纸上,然后自己反复练习。”
  小金的表现获得了二所中学的认可。由于18中学早一步与小金签订录用意向书,她便婉拒了另外两所学校。
面对挫折
  北京市教育系统规定,所有拟聘应届生必须统一参加心理测试。2009年4月中旬,别的同学已经接到测试通知,然而小金一直没有接到通知。她有些着急了,拨通了另一位与第18中签订录用意向书的同学的手机,人家告诉她已经接到通知并参加完测试了。
  小金赶忙拨通了招聘老师的电话。那位老师很遗憾地告诉她,因为学校户口指标有限,暂时不能接收她了!
  小金顿时有五雷轰顶之感。这意味着她不仅失去了这个机会,而且由于时间关系,她几乎错过了北京所有中学的招聘期!她更加后悔没有选择其它二所中学。
  既定的事实无法扭转。小金知道,到了这个时候,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面对现实,你要么被打倒,要么另谋出路。她开始顶着哭红的双眼给周围的老师和朋友打电话,咨询相关招聘信息。
发挥优势,取得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5月,小金的一位本科同学给她带来了好消息——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需要一名政治老师!
  原来,民大附中原本打算录用小金的这位同学,但是他有了更好的去处,便将小金的简历交给了教学校长。
  “当时那个教学校长看了我的简历后不太感冒,因为我是女生,而且是大龄。后来听说我差点去了北京四中,就决定让我试讲看看。”
  小金说这次准备是自找工作以来最认真的一次。因为在她眼里,这是最后的机会。
  为了备好课,小金给以前工作过的中学的老教师打电话,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她备课。她还咨询了一个讲课很厉害的大学同学。
  “我讲的那课是《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关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有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我把课件做得很漂亮。但只是表面漂亮不行,还要有深度,所以我又上网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包括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以及提出的结果等等。我还找到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学生听了很受启发。”
小金的出色表现征服了学生,也征服了教学校长。她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这份工作。她坚信:只要围绕目标不懈努力,不断总结,不怕挫折,发挥优势,终究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