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类毕业生路在何方

2008-7-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日期: 2008-05-07

  独特的办学特色、就业市场、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工作体系,决定了我国能源类高校就业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能源类高校的就业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能源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鲜明特色

  参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就业工作的具体状况,结合能源类高校就业工作的现状,笔者发现,能源类高校的就业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毕业生就业单位相对单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实施,能源类毕业生一度走俏,但也使就业流向相对单一,使得能源类高校的就业工作对能源类企业的依赖性过大,深受其人才需求变化的影响。

  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生就业时大多趋向于选择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同时,该校的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多年没有突破30%,若扣除15%的保研率,则该校近几年的考研率不到10%,远远落后于其他高校。这种状况便使得能源类高校的就业工作对能源类企事业单位的依赖性过大,容易受到其人才需求变化的影响。

  其次,毕业生流向地区相对集中。由于我国的能源类企业大多分布于我国北部省份和西部地区,导致能源类高校毕业生大多流向了这些地区,就业范围区域性较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生大多选择我国北部省份,而选择经济较发达地区、人才需求较集中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毕业生相对较少;研究生多选择山东、北京、天津、广东等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就业数量比例很小。

  再次,西部就业和基层就业特色鲜明。受我国能源类企业地区分布的影响,能源类高校毕业生选择西部就业、基层就业和艰苦行业就业的特色比较鲜明,从很大程度上响应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西部就业、基层就业”的倡导。2002年至2006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每年主动选择西部就业的毕业生都在400人左右。

  此外,女性毕业生就业矛盾突出。特殊的专业设置和特殊工作环境,使能源类高校的女性毕业生就业时会遇到更大困难,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显得尤为突出。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男女毕业生就业率存在较大差距,且随着毕业生数量增多和就业形势的严峻进一步扩大。

  就业工作的困难与挑战主要来自三方面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能源类高校的就业工作难度与日剧增。与其他高校相比,能源类高校的就业工作的困难和挑战既有共性,又有独特性。

  能源类就业市场遭遇激烈竞争。一方面,能源类用人单位受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才需求总量呈现萎缩态势;另一方面,其他类高校抢占能源类就业市场。我国石油、石化等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类专业人才走俏,使得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纷纷开设石油、石化相关专业,并以其雄厚的办学实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对能源类高校的就业工作造成了严重冲击。

  毕业生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尚有差距。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的“门槛”也在逐渐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成为大多数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必备条件;同时,随着我国能源企业海外项目的迅速发展,国际视野宽阔、专业知识扎实、外语水平较高、中文底蕴深厚、沟通合作能力良好的国际化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但是,目前能源类高校的毕业生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

  此外,能源类高校的理工特色,还导致了其毕业生人文素质较低,文字写作、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较弱,成为能源类高校毕业生的发展“短板”。

  毕业生“等、靠、要”思想严重。很多能源类高校的就业工作周到细致,在为毕业生服好务的同时,也助长了毕业生“等、靠、要”的思想,致使其就业观念陈旧,主观能动性差。

  有的毕业生向往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不愿到西部、基层就业;有的一心盯着大型国有企业,对私营企业不屑一顾;有的则过分在乎薪酬多少,看不到企业未来发展空间;有的缺乏主观能动性,不愿走出去,到石油石化企业外寻找就业机会。受此影响,一些能源类高校甚至出现了毕业生“有业不就”的怪现象。

  高校要做好就业工作还需开辟新思路

  由于我国结构性人才失衡和毕业生总数持续攀升,大学生就业难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在此前提下,能源类高校必须突破原有的思维和工作模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就业工作,力求突破大学生就业困局。

  在经营好原有能源类就业市场的同时,能源类高校必须积极开辟其他非能源类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同时,能源类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获取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发布毕业生求职信息。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进一步加大了开拓非能源就业市场的工作力度,还由“北上”、“西进”,变为“南下”,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就业市场,进而扩大了人才需求信息的来源,实现了学生就业渠道的多元化。

  能源类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就业引导工作,从根本上改变毕业生“等、靠、要”的陈腐观念,鼓励他们增强竞争意识,到西部、基层就业,创造各种条件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引导毕业生到私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等其他类型用人单位就业。

  积极探索新的就业模式,扩大联合培养规模。能源类高校要修正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紧密挂钩,联合用人单位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在既定基础上提高联合培养的层次和范围,扩大“订单式”教育的规模。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能源类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针对社会需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管理,保证人才质量,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英语、计算机水平,重视包括敬业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内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比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学院针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在应用物理学专业中开设了采油物理、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智能仪器三个方向;针对国家大力提倡节能降耗的情况,在材料物理中开设了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分析与检测技术两个方向;针对国家核能的快速发展,正计划开设核电技术与应用方向的专业。上述举措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