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智慧担负社会责任

2010-12-2

 何意(化名)是为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外包合同员工,她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推荐到这家外企工作。

  与大多数白领不同的是,何意有两个“娘家”。虽然每天工作在服务的外企公司,但是逢年过节的问候和礼物及医疗保险等,都让何意始终能感受到来自中智公司的贴心照顾。

  正逢自己的生日,何意通过中智发放的福利积分,在中智员工关爱平台上兑换了实用的护肤产品,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这个员工关爱平台是中智自己开发设计,旨在传递企业的人性化关怀,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营造和谐、高效的企业氛围。员工通过积分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包括培训、旅游或实物等需要的福利,这个员工关爱平台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福利”的范围。

  拓展传统“福利”范围

  “当初,我们从自身员工的福利体系制度中,深深感受到除了薪资等现金激励的形式之外,企业氛围、人性关怀,才是真正体现企业对员工责任的所在,”中智副总经理王慧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不断的实践中,公司不仅在自身员工中将非现金形式的激励和关爱落实到常规性、系统性的长效机制,更是将这种机制开发成产品,分享给我们服务的客户,惠及服务的雇员。”

  采购了中智员工关爱平台服务的外企HR李梅(化名)对本报记者说:“员工关爱平台使得企业对员工的关怀更加人性化,传递了企业的价值理念,使员工能够真实感受到企业对员工成长发展、身心健康的关心,是真正意义上的员工关爱。同时也帮助带动了企业构建良好和谐的劳资关系。”

  过往的研究表明,让员工充分感受到来自于企业的支持(不一定是金钱或物质上的支持)的时候,能提高他们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作为一个专门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中智更加懂得如何关爱和支持员工。“我们对员工管理的要求比其他公司都会高一些,因为中智大部分的员工都是人事工作出身,这也是我们专业所在。”王慧说。

  线上线下共培训

  除了提供传统福利之外的员工关爱平台,中智还推出了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关爱员工培训计划。中智对员工的培训包括线上线下两部分,员工每年都要接受公司80小时以上的培训。线上教育包括公司创立的育才学院,要求员工在三年之内完成一定的课程。同时还推出M-Learning移动学习平台,在传统的课堂式集中培训之外,以线上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员工提供高效的远程培训。

  中智市场部经理陶骏在采访中打开了自己今年的培训课程清单。其中包括《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职业生涯开发管理》等非常适合他现在职业发展的课程。陶骏介绍道:“中智会为每位员工制定适合他们自己的个性化课程清单。每位员工都会进行一项能力测评报告,公司根据报告了解到员工自身所缺失的方面再为他们制定相应的课程。”

  “中智的目的是实现员工能力和知识方面平衡的发展,员工的工作内容一般不只是局限于一个方面,所以在员工个人的发展上要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王慧说。

  专业资源作桥梁

  在谈到中智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时,王慧强调中智是一直坚持以回报社会、回报投资方、回报员工的理念开展社会责任项目。而且中智把自己“专业”智慧贯穿到这些项目中。

  11月9日第三届“中智外企进名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中智招聘服务中心利用自己的资源携手诸多全球500强企业在内的130余家外企进驻招聘现场,提供提供包括金融类、财务类、IT类、文职类、管理类等在内的1000多个岗位。“关注毕业生的真实需求,一直是中智努力和追求的目标,”王慧说,“中智利用公司在外企中具有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希望能够作为企业与毕业生的桥梁,协助企业找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也为求职者达成高效的匹配。”本届“中智外企进名校2011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还特别为服务世博的“小白菜”求职者设立了专门窗口。

  此外,中智还充分调动公司员工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求职咨询服务。中智的资深人事和招聘专家会在招聘现场为学生传道解惑,给予专业的咨询建议,帮助学生分析竞争优势、明确岗位定位以及增加求职技巧等,使得大学生能以更好的状态和心态投入求职,更快地适应企业需求,展现自我价值。

  在未来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王慧表示中智会继续把对社会环境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当中,并且会变得更加体系化。“未来的公司怎样才能提升竞争力,除了技术领先、管理领先外,对社会负责的企业才会更加有朝气,才会使得企业更加健康,始终保持在行业的领先地位。”王慧说。
信息来源于rc.cc人才招聘网 原文链接:http://www.rc.cc/display/article/5/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