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10月8日2版,刊登署名许雨文的时评:政府鼓励创业避免“过”与“不及”。近日在某人才论坛上知名企业家施正荣在发言中认为,创业者不能一味依靠政府的优惠条件,还要多找市场少找市长。另有专家表示,在人才创业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创业之初当保姆,创业之中当主力,创业之后当保安。
上述两种说法一个强调市场的功效,一个注重政府的作用,从不同层面说明了不同的体制机制在人才创业中的不同作用。两个思路随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而有所转变,当然这不是说其中一个作用会取代另一个作用。恰恰相反,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经过此消彼涨的磨合之后,市场和政府两种机制会更加清晰的找准自身定位,进而更加有利的发挥各自的作用。
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很想为创业者提供大力支持,但落实下来的时候,往往不顾与市场的界线,越俎代庖,反而使创业者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而政府部门也由此陷入帮与不帮的两难境地,创业并不是高端人才的专利,就社会效益而言,政府部门更应关注困难群体的创业,比如给困难企业职工、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等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这些支持或许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于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多找市场、少找市长许雨文也好,从“保姆”转变到“保安”也罢,创业者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需要一个动态而恰当的定位,“过”和“不及”都会影响到鼓励创业的社会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