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掌握对方的底价?

2010-6-10
Jessica的老公马上要过生日了,她准备买一条领带做礼物。千挑万选后,她终于看中了一根蓝条纹的领带。当她展示给同事看这条领带并告诉他们价格的时候,所有人都大跌眼镜,没有人相信Jessica能以如此低廉的价格买下它。后来,当Jessica反问“你们忘了我以前是干什么的啦?”的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Jessica以前究竟从事什么行当,才能有如此厉害的讨价还价的本领?

    Sam负责的一项设备采购案一直僵持着,供应商方面持着自己产品性能的突出优势,不断向Sam施压,丝毫不肯让价。长久的僵局到Frank出现后立刻得到了解决,供应商很快做出让步,并以双方都满意的价格成交。Frank是公司新挖进来的人才,上司派他给Sam做助手,没想到这个新人竟然有如此突出的表现。那么,究竟Frank是怎样帮助Sam完成这个采购案的呢?

    谈判桌上,购物时光,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地探询对方的底价。买家总想知道卖家最低价,而卖家也拼命想知道买家的最高承受价。

    究竟怎样才能掌握对方的底价?

    其实,在上面的两则故事中,Jessica和Frank拥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才帮助他们成功地掌握对方的底价。Jessica从前服务于一家服饰生产厂,高档领带正是他们外贸产品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她对领带可说是大行家,她很清楚不同面料、做工、设计的领带,生产成本是多少,行业利润比率在什么范围。Frank是从设备原料企业跳槽出来的,他知道这个难缠的供应商所提供的设备原料价格,也就是说他知道对方的成本线在哪里,于是很容易就能分析出他们的底价位置。

    从Jessica和Frank身上,我们找到两项核心能力:一是对产品和经营流程很熟悉,二是拥有缜密的数据分析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同时具备产品经营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人,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这两项能力不仅适合谈判或购物,也在很多不同领域被充分运用,比如定价。不了解产品技术知识,不熟悉行业竞争情况,不知道组织运营流程,是无法对产品进行准确定价的。即使拍拍脑袋定出一个价格,也可能会因为太高而丧失市场份额,或因为太低而毁灭企业的赢利空间。同时,即使具备了相关的经营知识,如果没有缜密的数据分析能力,或者说“不会算帐”,那么也将无法制定合理且具有竞争力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