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证书而使自己迷失了方向

2010-4-7
 Lin真是个“读书狂人。”现在把Lin所学列表如下:应用化学、计算机技术双学位、日语四级、英语六级、计算机软件硕士研究生、高级口译证书。Lin说,好像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平时有空就是上上网、看看书,周末一定要读点东西才舒服。连玩也要觉得“有用”才有兴趣,否则就是虚度生命了。不过,和你想象的不一样,Lin不是一个傻傻的书呆子女生,她活泼而健谈。

爸爸说,计算机技术是最有前途的
    我爸爸是大学教授,所以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就有电脑了。爸爸那时候立志要把我培养成电脑儿童,教我操作及简单的编程。要填高考志愿了,爸爸当然毫不犹豫地要我读计算机。可命运偏偏和我和爸爸开了个玩笑,我被调剂到了化学系。爸爸倒也没气馁,他对我说,Lin,那你就同时再学一个计算机的学位吧。

    要知道,化学系是这个重点大学的重点系,课程是出了名的重,而计算机专业,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光是数学就能学得你脱层皮。计算机的课程,我全部是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读的。不过,我没觉得有什么苦,比起高中来,这已经是轻松的了。我记得第一次上计算机课,有一教室的人,可到了第四年里能坚持下来的不到三分之一,而像我这样同时读两个重头专业的更是少之又少。我学了两个专业还不算,觉得还有空,就把高中时读的日语拿出来,又读了一遍。
四年下来,我捧着双学位毕业了。

做国际采购,我发现了自己天性中从未发现的一面
    找工作的时候,我不喜欢在试验室里摆弄瓶瓶罐罐,而计算机专业毕竟是辅修的,这个行业性别歧视又特别严重。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的长处是头脑清楚、逻辑性强,于是应聘了一家位于外高桥的日本企业的物流和生产计划的岗位。没想到,物流部的人没来,我又被阴差阳错地调到了国际采购部。
我拿出读书时一贯的认真,很短时间内就把所有的商品名称、用途、产地、供应商搞了个清清楚楚。我发现我对市场信息很敏感,听到点什么,看到点什么马上就会和业务联系起来。有一次,我上网看行业新闻,说到我们公司大宗采购的一项零配件,韩国现在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有了很大进步。我马上意识到这里面有商机,主动和韩国企业联系。

    可是,我们公司仗着规模大,有独特资源,因此,付款条件苛刻在圈内是出了名的,除非合作时间长了,一般新的供应商根本不愿接受。而且,人家的产品正是不愁销路的时候。从选定企业到具体谈判,我发挥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软磨硬泡愣是开发出了一家新的供应商来。对于采购行业的新人来说,这挺不容易的,公司里面好评如潮就不说了,连一直认为我浪费了专业,干了个“高中生就能干的活”的爸爸也承认我干出了点名堂。
就在那个时候,我发现自己原来不是一个很闷的人,以前,我以为像我这样个性,只有做纯技术的工作才是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我发现我挺善于和人沟通,让人觉得我很亲近很可信,对新鲜事也特别有热情。这个发现也是让我今天坐在这里倾诉的原因之一。我想弄清楚,我到底该发挥自己的哪种长处。

计算机大热,我终于忍不住读了研究生
    工作两年是道坎,一方面原来的新鲜感已经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又觉得很渺茫。我同时还面临着一个致命的诱惑——随着互联网大热,计算机专业人才成了“职场高薪人”的代名词。

    爸爸一直对我很遗憾,觉得我放弃了专业。现在机会来了,他便在我意志薄弱的时候力劝我去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我想闲着也是闲着就去读吧。真的没有头悬梁锥刺股,我大概前后复习了三四个月,就被母校的计算机专业录取了。
两年半的时间里,我又回到了学校,日子过得真快,现在我又站在了职场生涯的第二次起跑线上。

我的兴趣是什么,我答不上来
    都说“兴趣是成功之母”。一般人要做什么总是挑自己喜欢的事,或者挑收益好的。可我发现,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无论学什么,我从来都没有觉得很吃力,反正只要是爸爸、学校要我学的,我就学,总是能通过而且成绩还不差。我知道自己有两样不喜欢:不喜欢化学专业和不喜欢做重复的枯燥的事。可是对我花了六年半学出来的计算机专业,我也说不出是否爱好。还有,我曾经干得挺出色的采购工作,这里面有挑战性的也有擅长的与人打交道的因素,可也有很枯燥的跟单、整理数据之类的无聊工作。我该不该投身其中一辈子呢?我挺迷茫的。

    找工作对我来说很容易。有三个方向可供我选择:首先是继续做国际采购,将来的方向是供应链的专门人才。一家法国的汽车配件供应商传来了Offer。第二是凭着计算机硕士文凭在IT企业里谋一份技术性的工作,比如程序员之类的。我面临的第三个选择是,不久前,一家欧洲的咨询公司要找一个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制造行业的培训生。这是一个入门门槛很高的行当。基本不会从应届毕业生内找人,现在他们已经给了Offer。我不知道我该走哪条路。但是,这次我想弄明白,而且一旦选择以后就不打算换了。

赫敦顾问对Lin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个性分析:安静与热情并存
    性格测试结果显示Lin属于内向、喜好安静的那类人,但同时对周围的人与事又有着强烈的热情。这些性格特点意味着她是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被认同的人,一旦被认同,就能获得广泛的好评。在职场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上,她这样的个性合适一个大公司,或是那种人际关系不是最险恶、比较稳定的公司。创新和变通能力是Lin的另一性格特征,这使得她善于做一些需要体现个性和智慧的工作。枯燥、机械、重复的工作一定会令她心生厌恶,此类工作将不利于她长久的发展。

职业潜在能力:有创新精神
    总体来说,Lin的天赋比较高,“赫敦”职业顾问通过测试发现她的学习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感知力都比较突出。根据个性分析的结果,还发现她有很强的创新精神,这些发现都决定了她可以做一些需要特殊才能的工作,可以是个好的分析师或设计师,也可以是一个有独特风格的管理者。

职业含金量:读研究生是个失误
    Lin的学习能力很强,在本科期间就拿到了双学位,毕业后进了一家外资公司做采购工作,几年后,又考上了名校的计算机研究生,这些都源于她的勤奋和学习能力。正因为她这些能力很强,反而引来了一个负面因素,就是职业含金量积累不够厚实。

    研究生教育这段经历是Lin人生发展的一个失误。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如果硕士毕业后改换行业,会使得这个硕士学位大打折扣。而现在IT行业的供大于求,导致了没有IT经验的硕士毕业生只能从程序编程开始做起。IT业内的项目策划与管理,多要求有一定IT经验的职场人员。而由以上的测试分析结果,Lin并不适合长期搞编程,这也是Lin职业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

    Lin曾经有的工作经历是2年的国际采购,这段历程还是颇有价值的,采购是供应链管理上的重要一环,不可谓没有前途。基于采购的职业基础,进入供应链管理中的高端职位并非没有可能,而且这是一块收入丰厚并有广泛前途的领域。
如此看来,Lin的职业含金量还是主要集中在采购这个工作上,几年的采购工作,已经让她性格改变不少,也了解和掌握了很多采购中的“秘笈”,对于一家需要发展供应链的公司,这些都是很能吸引招聘者眼球的东西。

“结合”还是“专一”
    “赫敦”职业顾问认为,Lin现在的情况可以有结合型和专一型发展,各有利弊。“结合型”:IT的学历和她曾有过的工作经历有可以结合的一面。IT行业如今已经各自分家、百花齐放,在很多CRM或者ERP模块的设计中,针对物流方面的功能发展势头正旺,Lin可以进入一家IT咨询公司或者是大型的IT公司,专门从这块做起。因为有IT的高学历背景,加上采购的实际工作经验,上手将会非常容易。这块的最终目标是高级项目主管或是项目分析,也是含金量很高的热门行业。这条路线的缺点是,在前期的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很多枯燥的编程和维护,与Lin的个性相背。但一旦上了一个层面,对Lin却又是另一片阳光灿烂的天空。

    “专一型”:继续做采购的工作,尽快升级到主管级别以上。这样的发展充分利用了过去的工作经验,硕士学位能为自己镀层金,但缺少实际功效。这条路线以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既符合Lin个性,又能比较快速达到。缺点是浪费了一个硕士学位。计算机行业的专一发展是不太符合Lin个性而且需要从头来过,职业顾问认为这是比较浪费的一种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启示录
    赫敦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资深职业顾问李重霆先生友情提示:个人职业发展中的充电和再深造,必须依据规划完善的职业路线走,再深造必须能提高职业含金量而不是相违背。在深造前,必须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将来走什么样的路线会更适合自己。对于Lin未来的职业规划,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一旦确定就不应该做180度的转弯。Lin天性聪颖、努力勤奋,如果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路线,是能够很快出人头地的。现在对于她,走一条结合型的路线是最好的办法,走供应链管理的路线也能快速取得效果。此外职业顾问也发现Lin适合做HR的管理工作,但是可能好的机会不多,路程也更漫长。考虑到市场的不确定性,Lin可以在这3个方面同时准备,投递简历,准备面试。最重要的是,抓住一个合适的机会就努力向前,不要轻易掉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