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放假回家,父母的唠叨是少不了的。然而,山西医科大学的温旭在这个大学最后的寒假里却经受了妈妈换了花样的唠叨。“我妈差不多天天跟我说让我找对象结婚的事,烦死我了。”温旭说:“我还没毕业呢,着什么急啊,搞得我跟嫁不出去一样。”
以前,温旭母亲的唠叨都是关于她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这些她还可以忍受。然而在这个寒假,母亲对她婚事的关注让温旭感觉“忍无可忍”,所以只要有机会出门,她就不在家呆着。
在对于已经毕业和即将毕业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中,参与调查的601个人里,有49.6%的人都在经受父母“催婚”的困扰。尽管在毕业前考虑婚事的问题还比较早,但这些人中依然有16.1%的人在没毕业的时候就遭受了父母的“催婚”。
半数毕业生被父母催婚
温旭是山西医科大学大四的学生,刚刚参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她本以为回家之后,可以安静地度过这个大学时代最后的假期。可是真正回到家之后,却发现自己面临了另一个烦恼。
每次放假回家的时候,温旭都免不了经受父母的唠叨,但这些大多都关于她在学习方面。本来以为自己快毕业了,父母的唠叨可能会少点,可是温旭等到了家发现,自己想错了,因为父母找到了新的唠叨方向———她的婚事。
刚回家没到三天,温旭的妈妈就展开了试探性“攻击”,问她“现在有没有对象”。当得到否定回答的时候,母亲又问她“有没有中意的”、“想找什么样的男孩”之类的话题,让温旭感觉很怪。
然而母亲第二天的“攻击”就让温旭觉得吃不消了,因为她发现母亲不断地跟她说“谁家的后生怎么怎么优秀”之类的话,并且隐隐感觉有安排给她相亲的意思。不过母亲既然没明说,所以温旭还是在忍着。
后来温旭在串亲戚的时候才得知:自己的表姐200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男朋友,现在她家的人为了表姐的婚事头疼坏了。这个时候温旭才明白,原来母亲是在担心自己也会走表姐的路。
“我大学还没毕业呢,明年交论文,还要找工作,这个时候谈找对象的问题不是早了点吗?”尽管温旭和母亲明确表了态,可是母亲不但没停止“操心”,反倒唠叨得更加频繁了。无奈之下,温旭现在能不在家呆着就不在家,生怕母亲继续唠叨。
在对于已经毕业和即将毕业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中,参与调查的601个人里,有49.6%的人都在经受父母“催婚”的困扰。尽管和温旭一样,在毕业前就被催婚的人不多,但也占了16.1%,10.6%的人是在毕业的第一年被催的,剩下的都是在毕业1年以后开始被催结婚。
二成人接受“催婚”
王尚明已经参加工作5年了,在上周六刚刚结婚。回忆起自己被父母催婚的时候,王尚明至今还感觉无奈。
“不敢给家里打电话,一打电话就是问我结婚的事。”王尚明说。刚毕业的时候,由于女朋友已经分手,每次给家里打电话,父母都问他找没找到对象。
“我也想找啊,可是工作忙,没时间,他们一催我就感觉可心烦了,你要是说没时间找,他们就给你介绍。”去年春天,王尚明终于找到了女朋友,本来以为父母不会再唠叨了,可是没到一个月,父亲就打来电话问他“这姑娘怎么样”,“什么时候结婚”。
在所调查的人中,48.4%都对父母的催促表示“不理解”。王尚明说:“他们催也没用啊,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恋爱也要一步一步谈啊,我总不能抓个人就结婚吧。”
30.4%的人尽管觉得父母的催促很“烦”,但他们还是可以理解的。温旭说:“我表姐都成老姑娘了,有了这个先例,我父母着我的急也是难免的。以后工作了就可能没时间谈恋爱,这个我也知道,我也理解他们,但就是在感情上有点接受不了,好像我嫁不出去一样。”
在调查的601个人中,只有127个人对父母这样的做法表示可以接受,占总人数的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