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出中国低劳动力成本的"紧箍咒" |
2009-12-3 |
中国的GDP增速虽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工资增速却远落后于这个幅度。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其工资的增长速度比美国快70%,到19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这一段路程大概用了30年时间;而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近30年,工资却只有美国的1/20、日本的1/24。在制造业领域,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
由美国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 Institute(MPI)和 Industry Week 杂志调查、均富国际美国近期出版的《中国视野》研究报告中披露,在对406个拥有ISO9001证书的中国厂商及681家美国厂商进行调研后,其中薪资对比的结果为,受访中国厂商给予每名工人每月工资的平均数是121美元(加班除外),美国厂商员工薪水每月为2160美元。这个调研数据,也佐证了上文对中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状况的描述。
正是由于这些对比数据,所以外资进来了,中国成了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但这些客观数据真是由客观的市场因素决定的吗?中国电子业流传的员工快速加薪秘诀——频繁跳槽,这也客观地反映出在得不到与公司业绩增长同步收益时,员工只好被动的用脚投票——走人。可见,中国低劳动力成本的长时间维持存在着很大的人为控制因素。
为了保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给不给员工加薪,对众多中国电子企业来说,确实是个头痛的问题。在由设备材料决定的生产、管理等环节成本难以控制之时,在面临技术缺乏、自我创新能力不足的窘境之际,主要靠打价格战策略的中国企业,降低赢利值、控制员工薪金上涨只能成为大部分公司管理者的首选项。一个简单道理使然,中国最不缺的资源就是人力。不过,这里要提醒业主的是,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却很贫乏,而人力变成人才所付出的成本要远高于留住现有人才的支出。
中国是员工跳槽最为频繁之地,不过老板们在一味地指责雇员浮燥心态、不利于员工自身技术经验积累之时,有没有考虑自己在进行金钱积累的过程中给你的员工带来了什么?也就是说,老板要实现最大利益化无可厚非,但你不能忽视作为一家公司老板所应承担的责任 :员工的稳定收入及加薪机会、职业发展空间、人性化的工作氛围。如果一家企业能有这样一个基本的企业文化,那你的员工还会动辄就跳槽吗?
由此看来,如果联想在为其高管加薪的同时没有忘记更多的普通员工的话,我们还是应为联想鼓掌的,毕竟低薪不应是中国劳动力的代名词。否则,中国永远不是西方国家的对手,中国也永远竞争不过越南等邻国。印度之所以成为中国争夺国际资源的对手,并不是其劳动力比中国便宜,而是其拥有一个与中国类似的庞大内需市场。而印度高于中国10%的劳动力价格,则意味着印度消费者有高出中国消费者10%的购买能力,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面对人口基数相当的中印市场,对投资者而言哪个更有吸引力不言而喻。
关注大型上市公司CEO薪金变化趋势的Equilar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基于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197家公司中过去3个财年未更换CEO的公司,其CEO的总平均薪金从2004年的824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837万美元。从杨元庆的讲话分析,相较于国际上CEO们的薪金水准,意味着联想高层的薪酬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