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去年年底中国各类人才总量已经达到一点四亿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三十一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人才的结构有很大提升,社会上对于人才的观念也有了很大变化。
从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恢复高考、建立职称评审制度、两院院士制度、专家选拔制度等开始形成。经过三十多年,中国现有高层次人才二十多万,其中包括“两院”院士现已达二百三十八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五千多人,博士后六万多人,享受政府特别津贴十五万多人。
尹蔚民表示,在两弹一星,航天工程、杂交水稻、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中,一大批拔尖的领军人才起到支撑的作用。
如今,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加入大大扩展了“人才”范畴。人保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高技能人才两千二百多万。“以前人才的标准是中专学历以上或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两类人;现在人才的概念注重人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所起的作用。”尹蔚民说,中国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正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制度氛围。
二00七年中共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首次把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其中,凸显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尹蔚民表示,中国正在加强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队伍建设,以推动人才发展进入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