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4名在黑龙江仁和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见习的大学生带着喜悦的心情飞往浙江工作。
从今年年初开始,全省各级团组织积极面向应届和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在各大企业中建设了一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基地为青年群体提升就业技能、积累创业经验提供帮助,并且在同等条件下,企业将优先录用在参加见习的大学生和青年。见习期间,企事业单位将为大学生和青年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工资和意外伤害保险。
率先吸收这批大学生的企业就是黑龙江仁和堂药业公司。据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选用这批大学生也是经过公司慎重考虑的。公司4月3日接收了22名大学生参加见习,其中本科生13名,专科生9名。专科生与本科生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相差不大,但是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很一般。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药厂的各个生产环节,公司安排他们先在车间工作。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对车间的工作很难适应,他们之前只是从书本上简单地了解制药的过程,但真让他们做药品配置、颗粒分装、胶囊填充等工作,他们又不大敢动手。大学生们的学习劲头很足,就是持久性差些。他们的心态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态度。有一些大学生认为,既然我们都读了大学了,为什么还要和工人一起干活儿;还有一些家境好的大学生认为,这种事情做也行,不做也行,反正凭自己的家境,生活总是不愁的。结果不到一周时间,这些大学生就因考试等各种原因走掉了六七个。但是其中也有一些能吃苦的学生,心理素质也很好,所以我们提前结束了他们的见习期,其中已有4人被选派到浙江做药品销售工作。仁和堂的负责人还告诉记者,本来公司在浙江的经销点至少需要10个以上的人手,可是大学生们的吃苦能力和抵御压力的能力都太弱,他们只选出了4人。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中药制药专业的学生匡英就是这4人中的一个。她告诉记者,虽然她只在仁和堂药业工作了半个月,但是她在车间从药品配置的岗位一直做到了成品包装,整个药品的生产流程,她都熟悉了一遍。原来她一直以为在学校学了很多,自己掌握的东西也很多,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到了工作岗位后,她才知道原来书本之外,她要学的还有很多。所以她特别想告诉她的同龄人,千万不要以为毕业了就是真的结束了学业,到用人单位后还会有一个艰难的学习和适应过程。而你如果想在见习期获得工作岗位,就必须要更为积极地投入工作、更勤于和同事交流经验、更乐于接受任务和挑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