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索引]危机下 “小题”需要大作
2009-1-15
有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让恋爱中的人日渐消瘦;而有许多件职场中的小事它们不能叫作小事,它们更像巴西丛林中的蝴蝶,轻轻地扇动一下翅膀,在莫名之中引发出一股股职场中的暗流,你不得不小心提防。
写邮件、道歉、请假、茶水间的八卦、职场话外音、替同事接电话、和老板一起吃饭……每一件职场小事中都潜藏着规则和奥妙。
那件身不由己的小事叫“职场八卦”
前程无忧调查结果显示人事部、销售部、行政部成为白领公认的三大“八卦源”,而排名第一职场八卦的是“薪酬福利”,排名第二的为“人事调动”,排名第三的则是“办公室恋情”。眼前正是金融危机,裁员、降薪的新闻铺天盖地,不得不让员工们对于此类的八卦传闻多了一个心眼,一有风吹草动便如临大敌……
那件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小事叫“请老板吃饭”
时下,行业危机已经演变成了个人职场危机。降薪减福利告别年终奖那都是小事,关键是要把坑占牢。眼看年终将至,白领们摩拳擦掌,打起了请老板吃饭套近乎探风声的小算盘!在“与老板吃饭谁买单”的选项调查中,饭局的费用由老板出钱的超过55%,由单位报销的占了25%,而由个人买单的不到20% 。据此,我们除了能在中国饭桌文化的大环境下向老板展示谦和有礼的品质,还将有80%的机会空手套白狼……
那件天天纠结的小事叫“替同事接电话”
替同事接电话这件职场上几乎每天都能碰到的小事,却折射出不同的个人性格、部门特质、老板风格。它没有硬性规定,却有默认规则。有些企业把这条规则当作新人入职考察中的一条;有些企业则要求员工只扫自己门前雪。接还是不接?你得看看周遭同事尤其是领导的风格。当招惹了同事的变态客户,不巧转接了一个麻烦问题抹了自己一身黑,你该怎么应对呢?……
那件暗度陈仓的小事叫“网聊”
走进写字楼,除了每个格子间里传来清脆打字声外,几乎听不到更多的声音,办公室“静悄悄现象”的背后却是IM聊天工具里的唇枪舌剑。然而,每个老板都希望员工在工作时间把100%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所以在不可掌控的前提下,不少老板索性关闭所有IM聊天工具,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可是,似乎老板为此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那件口是心非的小事叫“道歉”
“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吗?”也许很多人还记得这句《流星花园》中的经典台词,从字面解释来看,这句话完全是道歉无用论的彻底体现。在工作任务繁重,人际关系复杂的职场,当我们不可避免地犯错后,道歉,真的有用吗?尤其,当上司犯错后,他不道歉你心里不好受,他道歉了面子上过不去,据前程无忧的调查,6成上司犯错后未曾向下属道过歉……
那件“死了都要交”的小事叫“请假”
关于请假的问题,一直是下属和上司之间的两难。员工临时请假,如果上司不批准,员工会不舒服;而上司勉强同意,他感觉也不舒服。而遇到突发事件或者病得不轻需要请假,有些上司非但不理解还来个故意刁难,高烧到39度,头晕腿软得只能窝在被子里,也要让你爬到公司当天呈交请假单……
那件知己知彼的小事叫“给上司送礼”
给上司送礼不好办,送的太贵重,自己的钱包在流血;送的太大众,又怕寒酸送不出手。据前程无忧的调查显示,半数受访者给上司送礼的额度一般在价值500元以下。最恰当的送礼方式是和同事一起凑份子买份礼物为上司庆祝生日,旅游回来给上司捎点当地土特产,这些都属正常交际范围,既能融洽上下级关系,又不用“偷偷摸摸”,落下“拍马屁”的口实……
那件“不是轰掉自己,就是轰掉上司”的小事叫“邮件门”
2006年5月,EMC的中国总裁陆纯初和女秘书之间的邮件吵架,最终导致陆纯初离职;2006年9月,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因内部邮件泄漏而辞职;2006年11月,雅虎的“花生酱宣言”引发公司的人员大震动……总之,没有及时处理或者对重要邮件处理不善的话,可能招致两败俱伤。每天早上你会在心里点上一柱香,祈祷老板今天心情好,但是如果错过了他的重要邮件,那么烧掉一把香都挽回不了他对你的好感……
那件“冬雷震震”的小事叫“上司的底线”
上司的底线是一样很微妙的东西,看不见但摸得着,可是一旦摸着,就很可能造成轻则烫伤重则残废的事故。据前程无忧的调查,66%的受访者会破釜沉舟地去触碰上司的底线,尤其为了维护公司利益,或者关涉到自己的利益时。但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作为普通一员想法会有偏面性,在缺乏全局观的条件下,一个不小心或者不知道拿捏分寸,上司就会把满腔热忱当作越级越权。即便是为公司利益着想,老板都不希望由你来帮他做决定……
那件“你有权保持沉默”的小事叫“隐私”
工作场所已经成为白领与人交际的重要地点,也成为各种信息和八卦的交换市场。因此,是否能够正确对待个人和他人的隐私,已经成为一个白领能否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关键因素。据前程无忧的调查,即使再小心谨慎,在办公室这样的繁杂之地,仍有近6成的白领有时不得已会触碰到别人的隐私。隐私话题如果处理得好,能够挖掘同事之间的共同话题,加深感情;如果处理得不好,让别人产生被伤害的感觉……
那件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小事叫“话外音”
人们借“话外音”进行幽默调侃、讽刺发泄、批评鼓励、摸底打探……“话外音”现象在职场中很普遍,俨然已成为职场人际沟通的必备技能之一。若你意会不出或意会错别人带有隐含意的语言,轻则会把别人的鼓励当批评;把别人的嘲讽当作“补药”;重则会把错的事认为是对的,对的事反认为是错误的,从而直接影响你对事物或人的判断。这种情形特别容易出现在一些职场菜鸟们的身上,据前程无忧的调查显示,近73%职场新人经常对前辈们的“话外音”摸不着头脑……
那件愈认真愈难受的小事叫“较真”
在我们的工作中,总会碰到一两个比秋菊还顶真的“较真”同事,严格遵守原则丝毫不马虎。有人会说,大家都是同事,何必这样呢,只要最后把事情做好了,其他的小错误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也有人说,就是要有这样的人,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加规范。有的同事是对比自己地位不如的人较真,一板一眼的很严厉,必须得按某某流程等,但是对和自己地位差不多,或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则有个差不多就行了。遭遇到这样的假“较真”真伪善的同事,该怎么应对?……
那件“甲之熊掌,乙之砒霜”的小事叫玩笑
在职场上,难免有些时候你一不小心就成了同事的打趣对象,但同事的糗事一旦传开,你是不是也会取笑他的“傻”?如果你被取笑了,同事什么样的方式是你可以容忍的?什么样的方式你是无法接受的?能不能换一种别的方式,让对方能够接受呢?……
那件“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小事叫“好听话”
销售一直是市场需求的重头,不仅是因为现代新品更新速度之快而带来的市场反应,主要也因为这个职业的流动率之大。当然能在这个行业存活下来的,自然有一套属于他们的生存之道,其中不乏有整日低头打哈哈,说着违心话见风使舵的人。其实,在各行各业里总有着这么一群人,会出于某种目的说些“好听”话,对于他们你怎么看呢?
那件“女人心海底针”的小事叫“敏感”
女同事之间的情谊或龃龉有时来得很莫名。她们可以很快的熟络,成为饭伴、一起逛街,一起谈“私房话”,但也会为了一件小事翻脸。有些心思缜密的女孩子说话不爽快,爱拐弯抹角,像恋爱中的小女生一样要主动去猜心,这种习性甚至带到了工作上,一封封mail,MSN上追问半个小时,才会说到话题上。我们喜欢她们的能干和敏锐,但又实在受不了她们的敏感和多心。面对“心思太多”的同事,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