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座谈会

2008-12-5

全省小额担保贷款、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的意见

哈就办字[2007]12号

各区、县(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全省小额担保贷款、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切实推进我市重点工作的开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力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突出做好县(市)和未按进度要求完成上半年工作目标的区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制定贷款回收工作奖励办法,组织区、县(市)开展贷款回收奖励工作,对市区内贷款回收较高的社区进行奖励。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帮扶创业活动,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愿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反担保。实行联合预审制度,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指派相关工作人员,对借款人项目经营情况进行联合调查,现场进行审核,进一步提高贷款审核发放工作效率。继续完善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和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为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捆绑式”运作创造条件,从而提高贷款者创业成功率。加大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的政策宣传力度,尽快研究市区内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申请小额贷款除自有房产担保外的其他担保途径,推动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贷款发放工作。市财政担保中心、市就业管理局、市商业银行利达支行要加强协作,相互配合,做好逾期小额担保贷款的清收工作,争取用两个月的时间清收贷款1100万元。

    二、做好社保补贴发放工作

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实行申报材料的网上审核,进一步简化申报程序和手续,简化业务流程,减少申报审核时间。加强对县(市)的工作指导,帮助其研究解决补贴发放和启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消灭县(市)社保补贴发放工作的空白点,确保在8月20日以前,全面启动县(市)社保补贴发放工作。

    三、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

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多渠道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由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在继续做好社区保洁、保绿、保安等岗位开发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社区居民生活需要,依托驻辖区单位,开发社区便民服务网点等就业容量大的岗位。鼓励和支持零就业家庭成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成员,要保证其在3个月内得到妥善安置。

    一是制定我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要求,通过落实政策、开展“一对一”就业援助活动和实施四个就业渠道(组织参加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实现技能就业;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就业援助实现帮扶就业;组建街道(乡镇)劳务型服务企业实现吸纳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托底”就业)等措施,确保零就业家庭成员得到有效安置。

    二是加大零就业家庭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要宣传多渠道安置零就业家庭就业的途径,鼓励和支持零就业家庭成员通过多渠道实现就业再就业,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零就业家庭就业的良好氛围。

    三是做好零就业家庭成员动态管理工作。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零就业家庭的调查摸底和认定工作,做到随出现,随认定,随管理,随安置,随时掌握动态变化,并相应制定工作预案和跟踪服务措施,确保出现一户、帮扶一户、安置一户。

    四是开展零就业家庭百日就业援助活动。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利用8、9、10三个月的时间,在全市开展零就业家庭百日就业援助活动,对零就业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五是强化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目标管理。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纳入就业再就业工作考核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相关责任,年底前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

    四、做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

    目前,我市市区内已有36个社区达到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占市区内社区总数的7.3%。按照省两个会议的要求,要严格掌握标准,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年底前全市充分就业社区的比例达到13%。同时,每年以6%左右的速度递增,到“十一五”期末,有30%以上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一是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载体,以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依托驻辖单位,组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确保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妥善安置。

    二是将创业充分就业社区与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建设结合起来,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管理服务水平,尽快适应当前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的需要。

    三是完善我市充分就业社区考核评估标准,严把质量关,防止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评比走过场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使我市达到省级标准的充分就业社区成为全市品牌社区、精品社区。

    五、全力推进劳务型服务企业试点工作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成立专项推进组,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一对一”地对6个区进行强力推进,年底前有条件的街道(乡镇)必须建立劳务型服务企业,安置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在辖区内实现就业再就业。

    为了确保上述五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成立督导组,通过召开“片会”和对重点区、县(市)实地督导等办法进行专项督导,确保全市重点工作的全面完成。

                                                 哈尔滨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就业  意见  通知

抄  送: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就业局

哈尔滨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7月3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