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强势发展 专业人才极度匮乏(二)

2008-10-14

行业人才现状:全线紧缺 素质亟待提高

行业的高速发展导致印刷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全线扩大,印前、印刷、印后加工等各个环节需求不同人才,其中包括设计人才,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高级技术人才以及企业管理人才等。而在行业整合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倍受追捧,即懂得技术又深谙企业管理的人才更是不可多得。

人才需求分布而言,由于中国印刷业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印刷基地,在这些区域集中了中国众多大、中型印刷企业。因此,人才需求也多为集中在此三个地域。具体职位方面,根据前程无忧数据显示,印刷工程师、质量管理、销售代表及技术和研发设计人才需求紧迫。

人才现状:素质偏低 亟待提高
印刷行业人才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一线操作员以及技工的文化素质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样的局面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的印刷高等教育开展较晚,高学历的相关人才明显不足。其次,在职人员的培训较少,针对广泛员工的培训更是不多,这也造成了印刷专业人才素质普遍不高的窘境。

行业人才的技能水平也存在普遍不高的状况。一些操作人员可以胜任先期的简单操作流程,但随着行业的技术革新,技术能力也难以跟上发展。据悉,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领域中,获高级技师职称的从业技工数量不多,而在今年的考评中,获此职称者更是鲜有。

为此,诸多专业人士纷纷认为印刷人才的整体素质偏低将制约印刷企业的发展。业内人士表示:“如今的工作范围比原先的工作范围已扩大不少,但企业中的骨干人员仍没有变动,许多员工都感到了力不从心,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大技术的更新,管理人员的也感到很难控制住局面。”可以看出,虽然不能断言印刷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没有提高,只是相对于高速发展的行业,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已捉襟见肘。

人才需求:专业技工紧缺
最缺:高级印刷技工
目前,整个印刷行业最缺的人才群为技工人才,而其中高级印刷技工由于其培训、成长周期较长以及后备人才不足成为企业的抢手货。

在高级印刷技工中,需求首当其冲就是印刷机长一职。近年来,印刷企业对于印刷机长的“追求”从未停止,印刷机长的薪资也一路走高,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灰领”。而一名合格的印刷机长则必须对机器的结构、使用状况、运行原理,以及纸张、油墨、色彩等知识了如指掌。

而目前国内的印刷机长通常凭借经验任职,新人的培训也停留在 “师傅带学徒”阶段。一般而言,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一名印刷机长,平均需要三至四年的时间。印刷机长的薪资制度一般采取定额底薪加工作量提成的方式,业内平均薪资在5000元左右。而企业规模的不同,对印刷机长的薪资影响巨大,大型印刷企业的机长年薪通常可达10万元。

其余一些紧缺高级技工人才中,品质检验人员的需求也有明显提升。一位专内人士透露:“品质管理与检验是印刷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门,行业竞争越是激烈,企业越是重视在成品质量管理与检验。而在行业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下,对于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技术都需要具有相关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来担当。”

紧缺:高端管理人才
产业属性多元化与技术革新致使众多印刷企业需要不断的摸索与调整自己的管理理念与营销模式。因此,具有资本运作、大型企业管理经验,熟悉印刷行业发展的高端管理人才能带领企业少走弯路并创造业绩。据悉,有企业开出60万年薪聘请项目总监一职,但仍无人问津。可见,符合企业需求的此类高端管理人才在行业内凤毛麟角,难以寻觅。

除了CEO、总监式的企业高端领导人才缺乏,印刷企业各部门的管理人才均有不同程度的紧缺。其中,业务经理成为印刷企业时常需要招聘的岗位。从行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印刷企业业务代表的重要性愈显重要,而其自身的任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营销谈判能力,还需要有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以此才能保证为客户提供最为个性化的服务。而能够领导这样一支营销团队的人才在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薪资收入可观。

生产管理人才也成为近几年印刷企业追捧对象。上文提及数字化的技术变革将引发全方位的数字一体化管理,如此背景下,电子管理系统必将被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所采用。因此,懂得相关知识的管理人才成为“抢手货”也不足为奇了。

紧缺:印刷工程师
由于印刷工程师不仅要求从业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并且要能给客户提供印刷方面的技术咨询,根据客户需求特点制定相应的开发方案,同时将客户对纸张的需求反馈给工厂,协助内部进行品质改进和新技术项目的开发。基于其工作的复合性,该职位的薪资一直居于高位。平均年薪在7万左右。一位从业多年的工程师介绍说:“工程师与印刷机长比较相似,除了专业技能外,长期的经验积累也是主要的。而若要达到一名优秀的印刷工程师,则需要8-10年的打磨。”

印刷工程师的缺乏令众多印刷、包装企业无比烦恼。因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能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结构,为企业节能减耗,节约成本。此类人才的需求同样刻不容缓。

行业人才教育与培养:教育脱节 行业遭遇偏见
印刷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开始广泛被印刷企业讨论。缺乏人才的企业是短寿型企业,这个道理每个管理者都懂,但执行起来难度不小,症结仍旧来源自后备力量的不足。可问题是,我国的印刷专业教育已形体系多年,为何仍会落得如此局面?

高校:教育与实际脱节
人才的培养与产出首先必须要依赖教育的实现。从当前的印刷行业来看,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印刷企业的需求。

我国印刷高等教育开展至今,已基本形成了中专、大专(高职)、本科及以上教育办学层次,兼有高等教育、中职教育及各种成人教育等办学形式,但总体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还未形成与印刷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现有高校设立的印刷工程专业,其基础条件仍相对薄弱,难以满足企业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而且,学校往往只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际操作相脱节。从事多年印刷教育的王淮珠表示:“以印后为例,国际上印后多属于技术前端领域,而国内院校在印后课程和院系结构设置上还不完整,一些印后技术工人都是自学成才。其次印刷专业的教师少,有些在教学质量上不能达标,因为很多教师也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再次我国的印刷专业学生虽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没有足够的实践锻炼。”

学生:对印刷行业持有偏见
上海理工印刷出版专业的孙同学告诉说:“当初在选择印刷之时,是看中学校的高就业率,其实对印刷没有深刻的了解。而如今毕业了,自己却不想去印刷厂工作,那里又累又苦,工作不体面。”其实,如小孙一般想法的同学还有很多,均是对印刷行业乃至整个技术工种的误读与偏见。
笔者采访中了解到,相当一部分的印刷专业的毕业生的第一选择依旧是比较稳定且社会地位较高的行业,如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对于中、小型印刷企业几乎不在其就业范围之列。这也造成了印刷专业高学历人才的流失。

企业:毕业生“捧不起”
相当一部分分印刷企业由于重于实际生产效益,未能把眼光放长远,对应届毕业生也是充而不闻。而不少企业也认为,如今毕业生对于印刷行业产生偏见加之心态的浮躁,使得印刷企业很难留住高学历的印刷专业毕业生。一位印刷企业老板抱怨说:“我们本身对高学历的毕业生举双手欢迎的态度,但是他们莫名的优越感和浮躁的心态,使得工作不能全心投入,跳槽转行时有发生,这让企业也很为难。”

根据目前的行业现状,绝大部分的中、小型印刷企业仍然倾向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对于新员工培训,某小型印刷企业的负责人介绍说:“企业并不非是学校,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培养新生代,况且培训的代价比较高,接受培训的人员都是企业精选出来的,将来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的人员。”

综上可知,教育内容的滞后,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薄弱、心态的浮躁、对于印刷技工类职位的偏见以及目前整个社会对于毕业生的用人理念等一系列因素造成印刷行业的人员 “新鲜血液”严重匮乏。不过,许多大规模印刷企业与高校之间已经建立实习基地等措施,也不仅为毕业生提供实践与就业机会,也为企业吸纳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如果这一实践能得以发展与坚持,并能得到广泛中、小型企业的青睐与推广,印刷行业的人才紧缺现象则能逐步缓解。
          


新闻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