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猎头业游戏规则

2008-8-25

    透视中国猎头业游戏规则
    虽然中外合资猎头企业的比例并不高,但是在上海,80%的业务是被有外资背景的企业控制的 。
  “我至今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发现我的,”李先生困惑地说,“在这之前我没有和他们有过接触,而且坦率地讲,也没有听说过他们。”
    35岁的李先生算得上是成功人士,两年前就做到一家大型公司的市场销售总监。最近他刚刚换了一份工作,去另一家跨国公司做亚洲区的市场销售负责人。
    而这一切变化,皆缘起一个普通下午,接到一个不普通电话。电话是猎头公司打来的。
    在与各地猎头近距离接触中,神秘色彩渐渐褪去。在神秘与风光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辛酸;在面临无限机遇的同时,也隐含着行业性危机。

    民营企业一概谢绝
    目前,猎头公司客户一般是中国企、民企和跨国企业大致各占三分之一。
    这样的分布,10年前是无法想像的。与绝大多数中国猎头公司一样,专才公司初期客户集中在跨国公司领域,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几乎不涉足。
    据一位资深猎头讲述曾应一家上市民营公司邀请,寻找一位总经理私人助理。他推荐了人选进行了面试,那位总经理说人选不合适,没有录用,同时表示暂时不再聘请了。
  这位资深猎头以为事情就此完结。然而,1年后,那位应聘者突然跑到猎头公司诉苦。原来总经理当时与她达成默契,虽然录用了,但说没有录用,免付猎头佣金。而现在,这位已工作了一年的总经理助理被无端解雇,于是“报复性”地来揭穿了真相。
    虽然,那位总经理为了避免打官司,最后补上了那笔佣金。然而,一家上市民企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呢?
    于是,后来猎头公司当时的猎头业务介绍书上,会标明,“民营企业一概谢绝”。1998年以后,这条说明改成了用注册资金来限制。而到了2001年之后,关于民营企业的限定取消了。
    与民企一样,猎头与国企彼此认知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而且,国企起步甚至更晚一些。
    虽然在大部分猎头公司客户群中,国企、民企和外企正趋于平衡,不过,在猎头看来,国企依然是最具潜力的客户群,毕竟,这是一块巨大的坚冰,而现在,坚冰正在被打破。
    自2003年起,国资委就开始对外公开招聘央企高管,截至2004年底,国资委已经两次组织28家中央企业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前不久,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05年面向全球招聘央企正职。

    难以抗衡外资猎头
    虽然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并未对外完全放开,不过,国外猎头公司在中国以顾问咨询公司的形式为外企提供猎头服务,并不是什么秘密。自然,业务委托单大多在国外签订。据悉,这种形式的服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在中国出现。
    2003年10月1日,国家颁布了允许中国人才机构和海外猎头公司合资的法规,随后各地相关的地方政策出台,中外合资、合作猎头企业的进入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仅上海一地,人才中介市场真正放开才一年多时间,已经从113家发展到现在的近500家。其分布比例如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有133家,占27.4%,民营企业有333家,占据了68.7%,中外合资企业有19家,占3.9%。
    虽然中外合资猎头企业的比例并不高,但是在上海,80%的业务是被有外资背景的企业控制的。无疑,多年的经验和积累让外资企业在市场中独占鳌头。
    在跨国公司的人事业务中,中国的猎头通常只能做到中层人才的业务,那些顶级人才的猎取,跨国公司仍然只委托外资猎头公司去做。
    中国本土猎头公司和外资公司的短兵相接正在出现,一位资深人力资源顾问透露:“目前,中国猎头们正在逐渐取得和外资猎头平等对话的资格。”
    既然暂时无法和外资公司平等竞争,那么不可避免地,本土猎头公司竞争格外激烈。由于猎头业务是新兴的业务,发育不够成熟,质量服务标准也还没有出台,又没有畅通的学习渠道,许多企业都是摸索着开展猎头业务,出现了操作流程不规范,收费标准不统一,甚至互相压价、拆台的恶性竞争。
    并不是所有的猎头都严格的操作流程来开展猎头业务,这么做。许多客户只想节约成本,他们往往选择那些收费更低的公司,却忽略了服务质量。
在中国做一个好的猎头,非常难。除了熟悉猎头一般运营模式之外,还必须熟悉中国国情,要能够按照某些“潜规则”来办事。
    北京一名资深猎头也指出,“收入不透明是在猎头猎取人才时遇到的一个大困难,因为单凭税收的单子来看的收入与实际的收入相差很大,许多时候是好几倍的差距。”
    其实,不透明的不止是人才,许多时候,客户公司的管理也不够完善,缺乏理性的管理制度。比如,根据国际惯例,猎头业务的收费标准为年薪的三分之一,但是这一规则在中国却很难推行下去,收费成了一个“侃价”的过程。
    再比如,按照国际管理,猎头公司需要收取客户的订金,这笔订金无论最后是否为客户寻到了合适的人才,都不再退回。但是,这一规则也在中国遭到了破坏,一些猎头公司为了抢生意,干脆不收订金。这造成直接后果,就是一些企业干脆同时找五六家猎头机构提供服务,最后从中挑选一个。
    目前,中国的猎头行业还处于婴儿期,需要呵护和成长,这要有一个过程。在目前环境下,很多时候,“诚信”原则都遭到了破坏,却缺乏有效监管措施。
    随着中国崛起,高级人才流动正在迅速增长,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猎头行业势待规范,猎头顾问的培训也势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