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2007年职场白领炒股特别调查报告 作者:把冉 智联招聘 日期: 2007-05-28
进入2007年以来,尽管股市经历了春节后的短暂动荡,但是伴随着温度的上升,股市也越来越热了。面对股市全线飘红,职场人也纷纷投入其中,成为“股民”或“基民”。为此,智联招聘进行了职场人股票与基金投资特别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近8,000名职场人参与了调查。调查显示,半数职场白领已经成为“股民”或“基民”。
一、半数职场白领成为“股民”或“基民”
调查显示,目前职场人中超过半数涉足股票、基金,比例约为56.4%,其中更有58.6%的职场人是今年才刚刚进入的。而在目前尚未涉足股票和基金的四成多职场人中,又有近六成职场人表示正在考虑今年也开始和股票、基金亲密接触一下。可见,今年股市的“牛气冲天”带来的全民炒股热潮实在是一浪高过一浪,而作为更年轻、更容易了解到最新动态的职场人来说,参与股票、基金的积极性更高当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对股民与基民的热衷股票与基金的原因调查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总体形势的一片大好。37.3%的职场人表示要“趁现在行情好,多赚一点”。接下来的两个主要原因是“物价上涨过快,薪水不理想”和“赚足第一桶金,要去创业”,二者的选择比例均为19.1%。
尽管二者选择比例相同,但是却代表了两类完全不同的职场人。前者主要还是处于生活考虑,依靠投资提高生活质量,后者则以个人未来发展为目标,为自己积累创业准备金。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智联招聘职业顾问还是比较认同目前经济学者“投资谨慎”的言论,职场人一定不要因为目前的形势好而盲目投资,一定要根据个人的收入水平选择投资的数量。目前,职场中也有一部分人,特别是一部分收入中等偏下的职场人,几乎把全部生活费用都投入到股票或基金中,希望以此彻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相当危险的。智联招聘职业顾问提醒广大职场人做好个人理财计划,投资牛市是好事,但是这决不等于赌博。
二、八成职场人承认上班时间关注股票、基金影响工作
调查显示,在参与股票与基金投资的职场人中,52.7%的职场人每天上班时间只用1小时及以下的时间关注股票或基金,19.1%的人时间在2小时左右,12.7%的人时间在3小时左右,1.8%的人时间在4小时左右,其余的13.7%则都在4小时以上。尽管超过半数的职场股民、基民表示自己的投入时间不足1小时,但是还有八成职场人认为上班时间关注股票或基金是影响到了工作的,其中更有26.4%的职场股民、基民认为影响很大。
三、超过七成职场股民基民表示公司规定不会影响炒股热情
很多企业管理者也意识到了目前职场人炒股与玩基金的热情,所以有些企业开始严肃劳动纪律,调查显示约有10%的企业已经明令禁止上班时间关注股票或基金,另外还有近30%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所在的公司采取了一些禁止员工炒股的措施,如禁用炒股软件、匿名有奖举报、对公司电脑实行监控以及阻止浏览某些财经类网站等。但是规定也好,措施也好,似乎并不能阻挡大部分职场股民和基民对股票和基金的向往。调查显示,41.8%的职场股民或基民会使用隐蔽方式继续关注,27.3%的人更是表示会无所谓公司的制度依然关注股票与基金,再加上不让炒就辞职回家专心炒的3.6%,总共有超过七成的职场股民基民对于股票与基金的热情不会因为公司的限制而有任何减弱。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郝健指出,在目前的大牛市中,谁都难以拒绝“黄金十年”的诱惑,但是理财和理才并不矛盾,只是两者如何做的互利互惠,还是需要平衡处理的。上班炒股,因价格每分每秒的变化带来的利润波动,肯定会影响到心情以至于工作的效率,即使是赚钱,也会在是否卖出,什么时候卖,后悔没有及时出手而烦恼,下午三点前几乎做不了什么正事,对工作的影响是100%的。长期下来,不仅失财,恐怕才也不能发挥了,炒股炒到被炒,可谓得不偿失。作为职场中的专业人士并不一定是理财方面的专家,否则理财顾问和基金经理们早就丢了饭碗了,所以职场中人的理财产品最好集中在基金、债券等风险比较低,有专业人士帮助打理的品种上。最近有句话说“亏钱的都是手勤的”,即使是股票,也应该采取“长线是金”的持股策略,而不必随时盯着K线,净值频繁的买入卖出,实践证明长期持有你了解的行业或企业股票,赚钱的概率是相当高的。
与此同时,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郝健还指出,从企业面临的挑战方面,放任自流和谈“股”色变都不是办法,我们认为可以从软硬件两方面加强管理,硬件指技术手段上在办公环境中对炒股软件的限制和屏蔽,但考核员工工作效率和业绩的软性管理更为重要,以目标和结果导向的管理方式可以客观评价员工的行为表现,而不是针对是否限制或放开一定时间给员工炒股,毕竟从硬件和规章上我们很难控制。 |